第八章 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A 竞争企业的供给行为
87 竞争企业的行为
假设:完全竞争企业提供无差别的商品,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市场由原子式企业构成,他们都是价格接受者。
由于单个企业规模太小,不足以对整个市场产生影响,所以其需求弹性是水平的(完全有弹性),在所追加的每1单位的出售中,企业获得的额外收入等于市场价格。
88 竞争企业的行为
最大利润的产量发生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产量水平上。(P170)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供给原则是:当企业将产量确定在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水平上时(也即边际成本曲线与价格线相交处),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此时边际成本=价格,MC=P
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上,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包括各种机会成本)
平均成本(AC)曲线与价格曲线的交点就是零利润点,此时平均成本与价格相等,也即收入正好弥补成本。
总之: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其产量确定在能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水平上,也就意味着,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也就是其供给曲线。
89 总成本与停业条件
当价格小于平均成本但是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时,由于已经付出的固定成本,企业仍然会继续生产
停业原则:企业在收入恰好弥补它的可变成本或者说损失正好等于固定成本时,停业点就会出现。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就会停业以使其利润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对于大量负债,或者说有很高的固定成本企业(如航空公司)来说,只要亏损小于固定成本,他们就会继续营业。
B 竞争行业的供给行为
为了得到某一物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我们必须按水平方向将该物品的各个独立的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加总在一起。
90 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马歇尔发现,需求移动在短期内会比在长期内引起更大的价格调整和更小的数量调整。
短期均衡:企业在提高或降低产量时,使用的是固定数量的厂房和设备。
长期均衡:资本和所有要素都是可变的,从而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入或退出这个行业。
企业的进入与退出
自由的进入或退出是指没有政府管制和知识产权等因素限制。(172)
产业的长期供给:如果企业可以大量使用投入品而不影响其价格,那么成本保持不变,供给曲线呈水平。如果这种投入品为稀缺产品,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当更多的其他投入到固定的稀缺品上时,边际产量越来越少,也即增加一定产量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从而拉高供给曲线。
短期内,价格需要在停业点之上,企业才会继续生产;长期内,价格需要在零利润点之上,企业才能长期经营。
长期的零利润均衡:当一个行业的供给是由具有完全相同成本曲线的竞争企业所提供,而且这些企业又可以自由的进入或退出这一行业,长期均衡的条件就是:对于每一个完全相同的企业来说,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又等于最低长期平均成本点。P=MC=最低长期AC=零利润价格
竞争的力量趋向于把各企业和各行业推向零利润的长期状态,因此,在一个竞争性行业中,长期均衡是一种没有经济利润的均衡。
C 竞争市场的各种特殊情况
91 一般原则
注意:需求或供给的变化是指需求或供给曲线本身的变化,而不是沿着曲线的变化。
需求原则:一般情况下,某一物品需求的增加(供给曲线保持不变),会提高该物品的价格;对于大多数物品来说,需求的增加会增加需求量,需求下降会产生相反效果。
供给原则:某一物品供给的增加(需求曲线保持不变),会降低物品价格,增加交易量;供给的下降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价格和数量在量的方面具体变动的程度,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具体形状。
92 成本不变
简单重复的扩大投入来增加产出(如纺织业),长期供给曲线是在不变的单位产品成本水平上的水平线。需求的增加会提高产量,但不改变价格。
93 成本递增和收入递减
如果产品的供给需要某些稀缺的资源,边际收益递减发生作用,供给曲线呈上升趋势,这样即使长期内企业可以自由进出,需求增加也会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价格。
94 固定的供给与经济租金
当供给数量不随着价格变化而改变时,对这种生产要素的支付称为租金或纯经济租金。此时,供给曲线在相关区域是垂直的,
在向固定数量的商品征收赋税时,赋税完全由供给者支付。消费者并没有支付更高的价格。
95 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当工资提高时,劳工供给会增加,但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劳工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闲暇上,于是在价格上升的情况下,供给出现下降。曲线开始上升,之后向后弯曲。
休闲时间用“犹特儿”来衡量,或者工作时间用:“非尤特儿”。
96 供给的变动
当需求缺乏弹性时,供给的增加使价格P下降的幅度最大,数量Q增加的幅度最小。
D 竞争市场的效率和公平
97 效率的概念
当任何可能的生产资源重组都不能在不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变好时,就达到了配置效率或效率(帕累托效率)。
因此,在实现了配置效率的前提下,只有降低了一个人的效用才能增加另一个人的效用。
98 竞争性均衡的效率(177)
需求曲线(也即边际效用曲线,MU=DD)和供给曲线(也即边际成本曲线,MC=SS)的交点就是竞争性的均衡点。两条曲线之间的部分就是经济剩余。
经济剩余是从生产和消费某一物品中得到的福利或净效用,等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
在竞争性均衡点处,边际效用=边际成本=价格,(MU=MC=P),经济剩余最大。也即:社会从消费最后1单位中得到的边际效益等于社会生产最后1单位的边际成本。
99 众多消费者和市场的均衡
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一种 将持有货币选票的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愿望 和 企业的供给表示的这些产品的边际成本 结合起来的机制,效率的概念性原则在多种要素和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同样是成立的。
100 边际成本定价的主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边际成本的主要作用是:只有当物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时,该经济才能从它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稀缺资源的利用中获得最大数量的产量和满足。
边际成本作为效率标准
当每一个部门或企业的边际成本相等并等于价格时,就是有效率的。
101 限制
当存在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时,便出现“市场不灵”,竞争市场上的分配即使是有效率的,也可能不是社会想要活能接受的。
政府往往通过管制、合理征税以及对穷人进行收入补偿等来干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