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不确定性和博弈论 (P217)
经济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无法用基本理论加以把握的复杂问题,一种困惑来源于经济生活中大量的不确定性(即不确定经济学分析的对象),另一种源于多数经济生活中充满了争论,讨价还价和策略选择(即博弈论研究的对象)。
A 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学
典型案例:开发油井。不确定的产出,成本,油价,运输,政治及其他影响。
127 投机:资本与商品的跨时空调配
投机:包括对有价值物品或商品的买和卖,是从市场价格的波动中获取利益的一种活动。不是自用,所以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货物被送到自家的大门口。
由于在商品充裕价格低廉时买进,商品紧俏价格高昂时卖出,投机有助于熨平商品在不同时间和地区的价格差异,从而在事实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128 套利和价格地理格局
套利:最简单的投机活动,通过买卖同一商品以降低或消除地区差价。
由于套利的结果,市场之间的价格差通常不会超过商品在市场之间的转移成本。套利活动有助于拉平完全相同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的价格差别。
129 不同时间的投机与价格行为
投机揭示了看不见的手的法则在起的作用。通过拉平供给量和价格,投机实际上在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将商品在数量颇丰的时期转移到数量稀缺的时期,投机商在价格和边际效用低的市场购进商品,在价格和边际效用高的市场卖出。投机商们在追求他们私人利益的同时,提高了公共的经济福利。
130 通过套期保值分摊风险
投机市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让人们通过套期保值分摊风险。
套期保值是指通过对所拥有的一种商品做对冲交易来降低风险。**也即:在价格低买入时立刻进行远期交易卖出,协议的未来交易价格可以回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131 投机的经济影响
投机市场不仅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促成了价格及配置形式的改善,还有助于风险的转移,这些任务都是那些想从价格变动中获利的投机商所完成的,这都表明了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通过货币的面纱,我们发现,完美的投机行为实现了商品从其数量颇丰时期(价格低)向数量稀缺时期(价格高)的重新配置。
在每一年的收成不同时,只有当每一年的消费量相等时,两年合计的总效益和经济效率才会达到最大。这是因为:消费量大,按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边际收益下降,把一部分消费量转移到消费量低的年份,就会把消费从边际效用较低的时期转向边际效用较高的时期,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理想的投机对于减少消费的不利波动有重要的作用,在一个人人都服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现实世界中,投机可以提高总体效用和分配效率。
132 风险和不确定性
若一个人为损失一定量的收入而产生的痛苦感大于他为得到同等数量的收入而产生的满足感,则他就是一个风险规避者。反之,可以称之为风险爱好者。
一般的说,人们一般都不愿冒风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不确定的消费水平来说,人们更喜欢做有把握的事。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平均值条件下,人们宁愿要不确定小的结果。由于这个原因,降低消费不确定性的活动能够导致经济福利的改善。
赌博产生的问题
理想的投机行为会带来社会福利,赌博相反,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除了娱乐刺激,赌博不产生任何新的商品和服务;是一种“负和博弈”,由于赌场总要从赌注中取走一份,长远看几乎所有当事人都要输钱;赌博会加大收入差距的扩大;赌博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
赌博合法化和彩票业发展原因:政府对财政收入的渴望;通过收取这些活动的部分收益投资公共项目,使私人恶习可以促进公众利益。
133 保险与风险分摊
风险分摊:将对于一个人很大的风险分摊给很多人,从而使每个人承担的风险都很小。主要形式是方向相反的赌博形式:保险。
保险公司的优势在于:对个人来说难以预料的事情,对整个人群来说往往有较强的预见性。对于拥有房产的房主来说,要么失去购买保险的固定损失,要么承担小概率的火灾等带来的惨重损失,由于是风险规避者,房主会购买保险。
保险将风险从风险规避者或风险较大的一方,转移到偏好风险者或容易承担风险者的一方。作为另一种形式的赌博,实际上发挥与赌博相反的作用:尽管自然界会造成风险,但保险却能够帮助我们减轻或分散这种风险。
134 资本市场与风险分担
金融经济学考查的是投资者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上,如何分配资金以实现最大的收益,以及股票价格和其他金融资产的运作机制。
通过将风险性资产的所有权分散到众多所有者身上,资本市场便可以分散风险,并且可以鼓励人们从事大规模投资,而这样的投资和风险对于单个所有者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信息经济中的市场不灵
与上述对风险的了解和有效率运行的假设来说,现实中往往存在不确定和风险。市场不灵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35道德风险和你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有效的保险市场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存在:存在大量随机事件和投保情况,所投保情况或多或少具有独立性,随机事件的概率可以准确的估算,个人利益未能腐蚀人们的基本道德。
逆向选择 当风险最大者成为最有可能购买保险的时候,就会发生。统一的保险定价会使高风险者购买保险,低风险者宁肯不投保。
136 社会保险
当市场不灵导致私人保险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险项目时,很可能需要政府强制的社会保险来发挥作用。政府具有税收和调节权力,加上有能力扩大保险覆盖面而避免逆向选择。政府的社会保险因而可以增进社会福利。
市场不灵的重要例子是失业保险:道德风险(保险高的话,人们会主动失业),逆向选择(经常失业的人最愿意参加)以及失业风险不存在独立性,于是政府经常介入失业保险。
B 博弈论
经济生活中充满了国民,政府和企业争夺支配地位的情况。
博弈论所分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赛者或参与者选择能够共同影响每一参加者的行动或策略的方式。(匈牙利的约翰·纽曼创立之)
137 定价策略
当两个公司均宣布实行最低价时,价格会竞相降低趋近于零。当一个公司削价时,另一个往往会采取相同的削价策略。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可以认为自己的价格会长期的低于竞争对手。
一旦开始考虑他人会如何对自己的决策做出反应时,就进入了博弈论的领域。
138 基本概念
如果市场上的供应只由两个企业提供,就叫做双寡头垄断市场,这种情况下,企业利润的获得既取决于自己的战略,也取决于对手的战略,这种博弈叫做对抗博弈。
体现两个企业或者两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有用工具是双方的支付矩阵,双方的获利情况势必互为镜像。
139 策略选择
博弈论的一个新的精神在于:不仅要分析你自己的行动方案,而且还要分析自己的目标和行动与对手的目标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必须始终记住,对手同样在分析你的战略。
博弈论的指导思想是:假设你的对手在研究你的策略,并采取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行为,这时你应该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策略。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何种策略,该博弈者的策略总是最好的。
在价格博弈中,正常价格对于两个企业都是占优策略,当一方价格战另一方正常价格时,价格战的一方由于售价低于成本而比正常价格企业损失更多。在两个或全部企业都采用占优策略时,就造成了占优均衡。
在对抗博弈中,每个企业都在考虑是采用正常价格,还是抬高价格形成垄断并尽力获取垄断利润。当每一方都采取高价策略时,可以获得最大的联合利润;都采取正常策略,获得正常利润;一方高价,一方正常,高价方失去市场,出现亏损,正常方占领市场,获得最大利润。当一方采取正常价格时,由于这是对他的占优策略,另一方如果采取高价只会失去市场而损失更多,所以其也只有采取正常价格。
博弈论的一条基本准则:把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P227)
纳什均衡:又称非合作性均衡 一个在其他博弈者的策略既定时,没有一方还能改善自己获利的境况。
140合谋还是不合谋
非合作性均衡对于博弈各方来说可能不是有效率的均衡。
合作性均衡,即博弈各方结成联盟,实行利润最大化的策略。由于以消费者利益为代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合谋往往是非法的,并受到各方博弈的制约。
一个完全竞争均衡是一个纳什或非合作性均衡,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在考虑其他各方的价格策略后做出决定。“看不见的手”的一个困境是,即使每个人的行为都是非合作的,其经济后果也会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经济效率状态。
141囚徒困境
两个囚徒A和B同时不坦白,均服刑一年;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者服刑三个月,不坦白者服刑十年;两者同时坦白,均服刑五年。
作为A ,如果坦白,在B不坦白的情况下只需服刑三个月;在B坦白的情况下需服刑五年,而这比他不坦白的十年要短很多。
结果是,除了他们选择合作或利他策略会实际缩短合计的服刑时间,如果有合作则会均服刑一年,否则都将坦白而均服刑5年。
142 污染博弈
污染博弈是“看不见的手”竞争机制失败的典型案例,由于外部性效应,无论纳什均衡或非合作均衡都是无效率的。此时,政府应该介入,引导企业在降低污染的情况下获得同样的利润。
143致命的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是一个具备非合作均衡特征的极度危险的博弈案例。这种情形需要合作的解决方式,将博弈结果从无效率的非合作性均衡移动到无效率程度有所减轻的合作结果,从而提高所有参与者的安全和福利。
胜者全得的社会
胜者全得博弈的结果包括:最畅销物品,专利,比赛冠军,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总统。
当自由市场者主张市场激励导致社会有效结果时,胜者全得市场吸引了过多的参与者,总体效益比没有人参与竞争的死板均衡要好,但是低于失败者不参与竞争的有效结果,导致了无效率的投资和消费,并且经常使文化堕落。
可以采用消费累计税,以降低娱乐,体育和商业等巨额报酬引发的过度拥挤的竞争。
144博弈,无处不在
外国的竞争往往会打破国内的合作均衡和寡头垄断价格。
许多博弈的关键问题在于建立信誉:中央银行的强硬政策,经济法律法规,承担法律责任的商业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