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金融市场和货币的特殊形态

历史上,货币一直这样困扰着人们:要么很多却不可靠,要么可靠但又稀缺,二者必居其一。

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中最为重要也最富创新性的部门,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业务工具组成了一个重要的循环体系,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最有资格作为金融资产的货币是不同参与者进行交易的润滑剂。

A现代金融系统

243基本概念

金融系统的作用

金融是指经济代理人以消费或投资的目的从其他代理人那里借入或贷出资金的过程。人们借入或贷出资金是因为他们的现金收入时常和他们的意愿支出不匹配,如学生贷款和工人为养老购买股票。

金融系统是金融活动的场所,包括市场、厂商和其他机构,承担和执行着居民户、企业和政府在国内和国外的各种金融决策。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货币市场、固定利率的债券或抵押贷款等资本市场、能取得公司所有权的股票市场、交易不同国家货币的外汇市场。绝大多数金融系统由旨在盈利的经济实体组成,但是非盈利的政府机构在保证金融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机构叫做金融中介,和其他企业有所不同,金融机构的资产更多的是金融资产而非厂房和设备那样的实物资产。借贷行为经由各种金融中介发生在金融市场上。金融市场和其他市场类似,只不过产品和服务包括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重要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

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是商业银行,它从居民户或其他组织那里吸收存款资金,然后贷给需要资金的企业或其他居民户。另一个重要金融中介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提供专业化的产品、保险政策和保证居民退休生活的投资。第三类金融中介“集中”并“细分”各种债券,包括共同基金(代表持有企业债券或公司股票)和抵押品再销售者(从银行购买抵押品并将它们重新包装上市销售给其他的投资者)。

金融系统的功能

l 金融系统在不同时间、部门和地区间转移资源。这一功能使投资被更有效的利用,而不是浪费在不需要的地方。学生贷款,退休储蓄,高储蓄率的日本通过贷款和直接投资等方式将资源转移到投资机会巨大的中国。

l 控制风险的作用。风险管理类似于资源转移:将风险从最需要降低风险的人或部门中转移出来,分摊给风险承受力或适应性更强的人或部门。

l 吸收和发放资金。共同基金可以拥有1000个投资人,并从各种投资组合中加以选购。现代公司制度吸引更多人购买股票,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从事规模巨大且更具风险性的投资。

l 票据交换所的功能。促进付款人和收款人直接更加快捷的交易。

资金的流动参见P477图25-1

通过资金流动图显示金融市场简化的账户,显示了两组经济当事人(储蓄者和投资者),通过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进行储蓄和投资的典型的范例。

244 金融资产的类别

金融资产是经济中一个参与者对另一个参与者的货币要求权,主要包括以货币计价的资产和有价债券(其价值代表的是所占有的实体资产的价值)。

主要的金融工具或资产有:

l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资产。

l 储蓄账户,指在银行的存款,通常由政府担保,有固定的本金价值,利率由短期市场利率决定。

l 政府债券,包括国家债券和地方债券,承诺到期支付本金,分期支付利息,是相对安全的投资。

l 股权,是指对企业的所有权。它们从公司的净利润中获得红利。公开交易的股权(或称普通股),由股票市场定价,也就是根据市场对其未来红利的估计而决定其价格。非公司股权体现的是合伙制企业、农场和小企业的价值。

l 金融衍生产品,一些新的金融工具,其价值依附或衍生于其他资产的价值。一个例子是股票期权,其价值依附于其基准股票。(股票期权是指买方在交付了期权费后即取得在合约规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协议价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相关股票的权利。)

l 养老金,是指人们对公司或养老金计划所持资产的所有权。在工作期间,由员工和公司共同建立这一基金,在员工退休后以养老金的形式发给员工。

大多数人拥有的最重要资产——住宅,由于其是有形的,所以并不属于金融资产。

245 利率和金融资产的回报率

利率与价格

借入资金或在金融资产上的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叫做投资收益,在固定利率债券收益的特殊情形中,被称为利率。在经济学观点来看,利率或其他收益是借贷行为的价格。它使得借款人在借款期限内能够获得实际资源。

利率,是指借入资金所支付的价格。通常以每年支付的利息数量占所借本金的百分比来计算利率,有很多种利率取决于期限、风险、税收负担和借入资金者的其他特质。

较高的利率意味着较低的资产价格

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利率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反向关系。

一个资产的现值是指未来的收入流在今天的货币值,可以通过计算在现行的利率下,今天需要投资多少钱才能获得未来的收入流而得到。

l 一年期债券。债券本金为1050美元,1年后可得到利息50元(本息合计1100),假设年利率是10%,这笔债券的现值就是1000美元。

l 一个永久性资产永远有固定的收入,假设可固定得到N美元的收入,如果年利率是i%,由于未来收入N = 收入的现值V •年利率i,所以V=N/i。

l 假设未来有一系列变化的收入流,计算现值的一般公式是先计算未来收入流的每一部分的现值N/1+i,然后加总。(参见第165节)

通过公式可知,利率上升的时候现值下降,因此资产的价格和利率是反向运动的。一般来说,当利率上升时,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其他一些长期资产的价格都会下降。

利率的类别

贷款具有不同的期限到期日,也即偿还贷款必须有时间限制,长期证券的利率通常高于短期证券,因为出借人只有在获得较高收益时,才愿意牺牲迅速回收资金的机会。

贷款也会因风险的不同而不同。有些贷款实际上没有风险,另一些贷款则有很强的投机性。当投资者投资于一些高风险项目时,就要求获得一些额外的收益,即溢价。安全性最高的是由国家的信誉、信贷和征税的权力进行担保的国家政府债券,值得信赖的公司、州和地方政府的借款有中等风险,高风险投资带有相当大的违约和无力支付的可能性。

资产的流动性不同,如果一项资产可以在几乎没有损失的情况下很快转变为现金,它就被认为是流动性资产。大部分可转让的证券都属于这一类。对于非流动性资产,由于风险较大,投资者很难在短期内将投资变现,通常要求得到比流动性的、无风险的资产高得多的利率。

考虑到这三个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包括税收和管理成本等),就可以理解金融工具和利率的种类为何如此之多。在随后的讨论中,提到的利率一般是指短期政府证券的利率。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衡量的是每投资1美元每年所获得的货币收益,但货币可能是一把扭曲的尺子。货币利率并不能衡量出借人实际上所能得到的商品和服务。与之相对,实际利率衡量的是:今天所放弃的商品在明天能为我们带来物品的数量。运用通货膨胀率就可以纠正名义利率或货币利率,得到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有时也称货币利率,是用货币表示的货币利率。实际利率,能校正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来计算。

实际利率的确切表达

π代表通货膨胀,i代表名义利率,r代表实际利率,今天投资的1美元,在1年后可以得到(1+i)美元,但由于价格也会上升,所以需要(1+π)来购买今天只需1美元的东西。相对于今天的1单位物品,在1年后可以买到(1+r)的物品,其中,1+r=(1+i)/(1+π),对于数量较小的i和π,r=i-π,也即实际利率相当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在通货膨胀时期,必须用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或者货币利率,以物品的形式计算投资在物品上的投资收益。

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资

美国国债被认为是无风险的投资,缺点之一是支付固定美元利率。如果通货膨胀加剧,实际利率就会变为负值。

1997年,美国政府通过引入通胀保值债券(TIPS),其利率与基准价值和通货膨胀相联系。所以在债券的整个生命期内所支付的都是固定的实际利率。其利息是按照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调整后的数值做出的。只要人们预期在接下来的年份有通货膨胀,TIPS的利率就会少于标准国债的利率,其差值就是边际投资者期望的通货膨胀率。

B 货币的各种特殊形态

货币政策是政府用来稳定商业周期的最重要工具。央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在经济增长缓慢时刺激,在价格上升过快时抑制。如果货币可以得到很好的管理,产出会稳步增长,价格也会保持稳定。

246 货币的演变

货币的历史

货币是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任何一种东西。

以物易物

以物易物:用一种物品交换其他物品。由于用于交换的物品不是被普遍接受的,所以操作起来极不方便,如果不采用货币,复杂的社会分工将会不可思议。

商品货币

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最初是以商品形式出现的。到19世纪,商品货币几乎全部局限于金银这样的金属。这些形式的货币具有内在价值,也即本身具有使用价值,政府不必再去保证其价值,货币的数量也可通过市场对金银的供求来确定。其缺点是:需要动用稀缺资源从地下开采它;会仅仅因为发现矿藏而突然丰富起来。

自从中央银行开始控制货币,通货体系就变得更为稳定,货币的内在价值已经成为其最不重要的方面。

现代货币

商品货币让位于纸币。人们需要货币并不是因为货币本身,而是因为它可以买到的东西。纸币的普遍使用是因为它是一种方便的交易媒介:容易携带和保存,便于防伪而保证其价值,私人不能合法制造使纸币是稀缺的从而具有价值。

现在大多数货币是银行货币,储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许多用现金支付的商品或服务都可以使用支票。现在,一些金融机构将支票账户同储蓄账户、某一证券账户相联系,允许消费者按照他们所拥有的股票的价值开出支票。

即将应用的是电子货币,通过一张带有嵌入式计算机芯片的卡片实现了购买力量。

货币供给的构成

主要的货币总量是货币供给的数量指标。

狭义/交易货币

这种狭义货币或者交易货币,也称M1,包括各种实际用于交易的货币:

l 硬币。M1包括所有未被银行持有的硬币。

l 纸币。纸币是最重要的货币,在很多年前是靠黄金和白银担保。现在,美国的硬币和纸币都是法定货币,是法定清偿手段,两者之和也称通货,约占M1也即交易货币总额的一半。

l 支票账户。也称“活期存款及其他支票存款”,包括支票存款或银行货币,是指存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开支票的款项。(信用卡并非货币,而实际上只是一种用货币清偿款项的承诺的工具)

广义货币

就支付手段而言,M1是衡量货币的最佳指标,其次的是广义货币,或称M2,有时称为准货币。他包括:

l M1。

l 储蓄账户存款和小额定期存款。

l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这些是准货币,因为它们是安全的,并可以迅速转化为M1。这些不是狭义货币,因为它们不能在所有购买行为中充当交易媒介。

货币是任何可以普遍接受的作为交易媒介的东西;狭义货币M1,是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硬币和纸币之和,再加上支票账户存款;广义货币M2,等同于M1加上如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准货币。

247 货币需求

人们需要货币不是因为其本身,而是它作为贸易和交换的一种润滑剂能够间接的为其服务。

货币的职能

l 货币最主要的职能是交易媒介。当货币体系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货币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l 货币也可以作为核算单位,用来衡量物品的价值。

l 货币有时还被作为价值贮藏手段,使得价值能在一段时间内被保持。

持有货币的成本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是因持有货币而放弃的持有风险较大、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或投资的利息,也即相应所放弃持有的其他资产的利息收入。

货币需求的原因

交易需求

l 人们需要货币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收入和支出并不在同一时期,人们需要货币来支付购买或交易商品、服务和其他东西。

l 如果所有价格和收入增加一倍,也即名义GDP增加一倍,而实际GDP和其他实际变量保持不变,对于货币的交易需求也会增加一倍。

l 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利率上升,或者其他资产利率相对于货币利率提高了,货币的持有量和需求量都会下降。

资产需求

货币还时常具有价值储存功能,金融经济学分析理性投资者如何通过最佳方式达到目的。

一个精心构造的投资组合(或资产组合)将同时包括低风险投资和高风险投资,但是一般不把M1(现金或支票存款)当做这些资产的一种形式,而是看做一种“劣势”资产,因为有些其他资产(如政府债券)同样安全并且收益更高,以M2(如储蓄账户)的形式保有资产也许是明智的,因为它们是高收益的安全资产。

C 银行和货币供给

248负债表与准备金

商业银行通过为顾客提供特定的金融服务收取报酬。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按资产和负债分别入账列示。资产与负债的差额称为净值(或净资产)。

与其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相比,资产方出现“准备金”的项目。准备金是银行以现金或存于中央银行的基金的形式而持有的资产。

准备金和支票存款是银行货币创造过程中两个关键项目,支票账户是见票即付,持有准备金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法律要求,而不是防止以外存款。

金匠铺如何发展成银行

西方的商业银行最初产生于英国,发端于金匠们承接保管黄金和贵重物品的业务,

一个典型金匠铺的资产负债表,由于保险箱中的货币都是客户活期存储的现金资产,所以其存款(负债)等于现金准备金(资产)。其活期存款作为一种银行货币是货币供给的一部分,正与从实际流通中退出并置于其保险柜中的普通货币的数量(黄金或通货),并没有创造货币。

具有100%准备金的银行体系对货币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因为它对货币供给没有影响。

现代部分准备金银行

现代银行不会将所有存款作为准备金。与之相反,美国法律要求所有的金融机构将部分支票存款或银行货币保持为一定的准备金。

249存款的创造过程

银行将准备金转变为银行货币的过程实际上分为两个步骤:

l 中央银行决定整个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数量。

l 银行系统将这些准备金作为一种投入品,并将它们转变成更大数量的银行货币。通货加上这些银行货币就是货币供应量M1,这个过程称为银行存款的成倍扩张

第一级银行

假定B女士购买了1000美元政府债券,现代银行并不需要像金匠铺那样将所有1000美元存款都作为准备金,假定准备金率为10%,由于准备金不产生利息,所以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需要将之外的90%,也就是900美元作为贷款放出或者进行投资。假设银行1很快将900美元贷出,借款人得到这笔钱,并存入银行2。由于银行1中,B女士的账户是1000美元,而银行2则有新的900美元存款,因此,银行1的活动已经创造了900美元的新货币。

其他银行的连锁反应

对于银行2来说,这900美元就如同开始的1000美元对于银行1一样,它们并不关心自己是利益链条的第二个环节,而只关心自己手中无收益的货币是否过多,它也将把900美元的90%,也就是810美元贷出或者投资,至此,货币总数是1000+900+810=2710美元。银行2支付的810美元会同理进入银行3,以此类推。

整个银行系统的最终平衡

根据常识或者计算,所有银行系统最终产生的货币数是10000美元,也就是最初货币数量的10倍。

依据常识,只有1000美元全部作为准备金时,也就是新存款的10%等于1000美元时,银行系统才会达到最终平衡。同样可以按照累加的代数计算方式得到。(参见P488注4)

P490的图25-4说明了这一过程,即1美元新存款或准备金怎样变为10美元的总存款或银行货币的。虽然整个链条上有许多环节,但每个环节的增量都在缩小,各环节效应的总和正好是原来数量的10倍。

货币供给乘数

支出乘数是产出的变动与新的投资和其它支出的比值,货币乘数是所创造的新货币与准备金的比率。计算货币扩张和计算“支出乘数”类似,但并不相同,它们放大的是不同的事物。

新支票存款与准备金增量之比叫做货币供给乘数,在简单情况中,货币供给乘数定义如下:货币供给乘数=货币的变化量/准备金的变化量=1/法定准备金率

当准备金的流失使银行货币减少时,存款的创造过程也可按照相反方向流动。

银行恐慌的蔓延

银行只保留存款一部分,为“银行恐慌”和“挤兑”的发生提供可能。一旦一个存款人不能马上提取到钱,其他人因为恐惧自己也无法提取而蜂拥进入银行提取所有的钱。在现代银行体制下,挤兑的发生大大减小:联邦政府的信用保证,联邦储备系统承担起“最后的清偿者”,为银行解决临时流动性问题。

存款创造的两个条件

在上述1000美元新准备金导致10000美元新存款的例子中,假设的是全部的新货币都留存在银行系统的活期存款账户上,并且没有银行持有多余的准备金。

漏到手对手的流通中

在存款扩张链条的某一环节,现金被用来消费或汇到他国,流出银行系统之外,那么,只有留存在银行系统之内的准备金才创造存款。

准备金可能超量

如果银行并不将多余的钱放出去,整个的多倍存款过程会就此结束。但由于准备金不赚利息,只要投资的利率大于准备金的利率(设为零),这一行为对银行是荒谬的。

在特殊情况,如大萧条时期,多保留准备金是合理的,这时候,利率往往保持很低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就会变得特别困难。

D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是买卖公众所拥有的股票和商业公司所有权的市场。

250 不断波动的股票市场

各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收益率是指从一项有价证券中获得的全部货币收入(以占该时期最初价格的百分比来衡量)。对于储蓄账户和短期债券来说,收益率就是利率。对于大多数其他资产来说,收益还包括资本损益所带来的收入(如红利等),资本损益即该项资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风险意味着投资收益的可变性。个人投资者更偏好高收益率,但由于他们也是风险规避型,所以偏好低风险,所以必须有更高的收益率才能吸引他们投资于风险更大的项目。

参见P480表25-2P492图25-5

泡沫和崩盘

投资者可以分为两种: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投资的,想要透析市场心理的。前者认为应依据公司股票的股息的期望值来估价;缺乏耐心的投资者则投机于资产的未来价值,而不是等待股票表现出其内在价值。

当价格的上升仅仅是因为人们断定它们将会升高时,投机泡沫也就产生了。投机泡沫中往往充满这种自我实现,如果人们因为相信股票升值而购买,购买行为本身会抬高价格。

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股票市场,购买者依靠保证金,也就是只支付部分现金就可以购买股票,差额由新买的股票作为抵押来支付。

投机泡沫总要破灭,有时还会导致经济恐慌。

股票市场的变动趋势可以用股票价格指数进行跟踪记录。股票价格指数是一揽子公司股票的加权平均数,通常使用的有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股票的实际价格等于名义价格扣除通货膨胀影响。

有效市场与随机游走

有效市场理论:证券市场在吸收个别股票和整个股票市场的新消息方面是极其有效的。只要新消息一传来,它就会非常快速灵敏地反映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之上。依据过去数据或基本理论预测股票价格而产生的投资收益,不可能高于随机的持有风险相当的个股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

一般而言,遵循某个经济法则不可能比随机选择的并且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有更好的结果。

有效市场观的理论依据

有效金融市场,是指这样一种市场,该市场所有信息都会很快被市场参与者领悟并立刻反映到市场价格中。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依靠查看过去的信息或以往价格变化的模式来赚钱是不可能的。股票的收益主要由它对于市场的相对风险来决定。

随机游走

当某种价格的随时变动完全无法预见时,它就呈现随机游走的模式:把变化标在图上,看上去非常不规则。

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在一个有效市场中,所有能够预见的事情都已经被计算在价格之中了,影响股票或商品价格的正是新消息的出现,而同时,新闻是随机和不可预见的。

总之,股票由于会随着无规则事件的发生而变动,因此股票价格本身也是无规则的,就像随机游走一样。

有效市场观的限制条件

以下是一些反对意见:

1研究者已经在一些可预测的股票价格运动中找到一些反例,如:相对于价格而言,红利和收益越高的股票在后市的表现反而越好;急剧的上升或下降之后,通常会有回调或反向的运动。

2历史上,一些股票价格急剧下降时,并没有相应的使公司预期收益减少的经济事件发生。

3有效市场理论适用于单个股票,但不一定适用于整个市场。长期市场价格的摆动可能反映了金融领域总体情绪的变化。在价值明显高估的市场,短期销售行为代价很大并很难实现,个人对股票的买卖不足以影响整个国家的情绪。

251 个人金融策略

研究经济学不一定让人致富,但会帮助明智的投资,避免最糟糕的金融错误。

l 了解你的投资。在决策时谨慎并实事求是,要认真分析有关资料并听取专家意见。

l 分散你的投资。分散投资的依据在于通过将资金投资到各个不同项目的办法,能够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高收益。

l 考虑普通股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是一个使投资多样化的好工具,通过持有多种普通股股票的投资组合来获得较高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并且费用低,减少因频繁换手产生的税费。

l 最小化不必要的费用和税收。人们投资收益的相当一部分都用来支付了税收和其他费用,应避免不必要的流失。

l 使你的投资和你的风险偏好相一致。可以投资于风险更高的项目从而提高预期收益,但必须仔细考虑可以承受的风险,包括经济和心理。投资总是“吃的好”和“睡的香”的矛盾。

如果仍想在股票市场上试一下手气,须牢记金融家的告诫:如果你打算放弃其他一切事情——像医学院学生学习解剖学那样,仔细研究整个市场的历史和背景以及所有主要上市公司的股票——如果你能做到所有这一切,而且除此之外,还有大赌徒那样的冷静头脑,有超乎常人的第六感,以及有雄狮般的勇气,那么,你就会有一线希望。

Copyright © www.huweihuang.com 2017-2018 all right reserved,powered by GitbookUpdated at 2019-08-04 11:05:16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