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劳动市场
A 工资决定的基本理论
155 一般工资水平
平均实际工资:1小时工作所能得到的实际购买力。
对于工人阶级来说,工业革命是巨大的进步,早先的田园般乡村生活未曾有过统计数据的支持。
156 对劳动的需求
边际生产率差异
在给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根据收益递减定律,每1单位追加的劳动投入带来的产出越来越少了。
当劳工有更多或更好的资本品与之配合,或者受过良好教育与训练的劳工,边际生产率都会提高。
国际比较
不同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是由于劳动的供给和需求作用而形成的。
一般的工资水平是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资本,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和国内竞争等因素对供求曲线有巨大的影响。
墨西哥的工资大大低于美国,从根本上,是因为在墨西哥,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低,劳动的需求曲线也就很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工的质量。
157 劳动的供给
劳动供给指的是人们在有收益的活动中工作的小时数。决定劳动供给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规模,每个劳工的工作时间,劳动力参与程度和移民状况。
工作时间
当工资率提高,就会受到两个相反效应的影响:替代效应(每小时闲暇的代价更为昂贵因而倾向更少的闲暇),收入效应(更多的收入刺激更多的消费和闲暇)。
劳动力参与程度
例如,妇女的大幅度参与社会劳动。
移民
合法移民的流入是由一个复杂的配额系统所控制的,比较倾向欢迎熟练工人和家庭,公民的近亲等。近年美国移民的熟练程度和教育程度都有所降低。
教育程度低的人相对于教育程度高的人,相对的工资水平已经大幅下滑。
实证发现
理论并没有指出某一群体的劳动供给是否会对工资水平的变化做出正的或负的反应。成年男性的劳动供给曲线稍向后弯曲,其他的则向上倾斜。总的来说,劳动供给似乎对于实际工资的变化非常小。
158 工资差异
在完全竞争的劳工市场,谁也没有力量有效地影响工资水平,竞争会使每小时工资水平完全相等。
工种之间差别:补偿性工资差异
为补偿相对吸引力或者非货币因素的差别而产生的各工种之间的工资差别,称为补偿性差异。
如果低收入者不是很想选择更高收入的工作,那么这两种之间很可能就存在补偿性差异。
劳工之间的差异:劳动质量
很多高收入的工作比低收入的工作更加令人愉快。除了补偿性差异以外,工资差异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劳动质量存在巨大差别。
人力资本,指的是人们在其接受教育和培训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用的和有价值的技术和知识。
专业人员高工资的一部分可看作对其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回报。
你是否应当投资于人力资本
上大学所付出的学费和机会成本,在这个现代社会里会得到很好的补偿,在信息经济里,大学的教育是得到高薪工作的先决条件。
人们的差异:独特个人的“租金”
少数幸运者拥有一项在当今经济中很有价值的技能,并从中获得高额收入。
分割的市场和非竞争性群体
再考虑上述因素之后,收入差异仍然非常明显,那是因为劳动市场被分割,形成一些非竞争性群体。 例如,由于相互进入对方行业均很困难,医生和经济学家就是两个非竞争性群体。
对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行业来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才能成为熟练劳动者,他们的工资收入依赖于本行业和本职业情况。 新移民往往倾向于某些行业之中,他们会从先到者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建议,只有他们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育时,他们的工作选择范围才会变宽。
很多歧视的产生,是由于被人为按照性别,种族或其他因素分割为不同的非竞争性群体。
从长期来看,充分的竞争会降低非竞争性群体之间的收入差异。
B 劳工市场的问题与政策
一些问题会扭曲和阻碍完全竞争的劳工市场的运行:工会,劳工歧视,政府政策。
159 美国工会的历史和实践
工会对于劳工市场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成为劳工供给的垄断者。
1881年,冈珀斯领导美国工人联合会,坚持提高工人经济地位但不反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工会主义。
在欧洲,工会往往通过建立政党甚至革命的方式开展运动。
工会成员的工资和福利是由劳资双方达成的集体协议决定。集体协议包括一系列经济协议和工作制度。
美国工会在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后迅速发展,在70年代许多产业管制的解除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政府对待工会的日益保守,工会开始衰落。
160 工会如何提高工资
工会通过取得对某一企业或产业的劳动供给的合法垄断,从而拥有了市场力量。利用这一垄断,他们迫使企业提供高于竞争性水平的工资,福利和工作条件。
只有企业的劳工替代渠道受到限制时,这类劳动供给协议对劳工才有价值。
在高工资水平下,雇佣量受到企业对劳工需求的限制,过剩工人会因此处于失业状态,到其他企业或行业就业。
工会因而:限制移民,支持贸易保护,限制其他行业者进入,反对航空等行业的管制。
集体协议在理论上的含糊之处
工会和企业的谈判被称为“双边垄断”:只有一个卖者和买者,往往取决于心理,政治和其他因素。
博弈论的一个原理就是,双寡头的非合作性博弈通常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161 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
工会化提高了工资吗?
当工会可以有效地垄断一个产业的劳动供给和控制进入时,他们能够有效地提高工资。
然而,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并得到经济数据支持表明:工资并不是将收入从资本方面向劳动方面进行再分配,而是从非工会成员向工会成员分配。工会化对于美国工资占国民收入份额没有很大影响。
对就业的影响
当工会化产业工资相对非工会化产业工资上升时,前者的就业就会下降,后者则上升。当工会将工资水平认为推高时,就会出现劳动的供给过度,造成古典失业。相对的凯恩斯失业则源自总需求不足。古典失业对于旨在增加总支出的传统宏观经济政策不会作出反应,需要通过降低实际工资来调整。
美国工会的衰落
二战后美国工会作用的衰落原因之一是罢工的作用下降。罢工是集体协议中最后的威胁手段,但是罢工常常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
161 歧视的经济学解释
种族,民族和性别歧视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特征,即使在歧视被宣布为违法的今天。
歧视的定义
当收入差距仅仅是由于不相干的个人特征,如种族,性别,宗教等原因时,称之为歧视。歧视有两个含义:对不同的人依据个人特征而给予不同待遇;对某以特定群体设立不利规则。
一个根本性的难题:当出现歧视,为何没有其它不歧视的厂商通过雇佣受到歧视的劳工从而降低成本来增强竞争力,把实行歧视的企业赶出市场?因而,即使有一些厂商对一些群体抱有偏见,这一偏见也不足以降低群体的收入,是强权而非歧视因素造成了同质群体的收入差异。
排斥性歧视
最普遍的一个歧视形式是在就业和居住方面对某些群体进行排斥。
某些群体由于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并在习俗,法律等方面的歧视而被排斥在好工作之外。虽然有人声称他们的竞争性边际收益产品较少,但根源在于他们在接受教育等方面遭遇的不公平。
歧视的偏好
为何没有一些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通过规避法律规定,雇佣受到歧视的员工?那是因为无论厂商还是顾客都有一些歧视性偏好。
统计性歧视
在不完全信息和不正当的激励相互作用下,个体的情况都被按其所属群体的平均情况而非个人特征加以处理。一个常见的例子是,雇主按照雇员所上大学进行筛选。
统计性歧视不仅将个人的群体特征类型化,而且会减弱个人对教育和培训进行投资的激励,导致了经济的无效率,并反过来强化了关于原有群体特征的成见。
对妇女的经济歧视
男女收入的差异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受教育程度,社会习俗与期望,统计性歧视,工作经验。
在同一份工作中,妇女不会比男子少很多,其总体收入较低是因为她们被排斥在一些高收入行业之外。
同时,生儿育女,承担家庭义务往往会中断其职业生涯。
162 社会现状
经验证据
收入差别的原因:歧视,教育水平和连续工作经验以及导致的技术和生产率上的差异。
近年来:对妇女的歧视程度显著降低,黑人的收入显著提升但仍有差距,对妇女和少数民族从事高薪职位的障碍在降低。
减少歧视的努力
政府强化立法来制止歧视行为,但有些更有争议的政策,如要求雇主用特殊措施安置少数群体,而被批评为“反向歧视”。
不平坦的进步
歧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过程,即使法律修正以制止,但引起的分化仍会长期存在。
在过去20年中的美国,传统小家庭的瓦解,政府社会计划的削减,严厉的毒品法律和入狱率,对许多反歧视计划的敌对反应,非熟练工人工资的相对下降,都使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仍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