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环境保护
为增长而增长,乃癌细胞生存之道。
一方面,许多环保人士强调要限制污染和防止生态恶化,另一方面,“富足论者”认为自然资源和技术能力远未枯竭。
本章力图运用经济学工具来理解环境问题,以及如何设计出一个让世界更加适合人来生存的发展战略。
A 人口与资源限制
200 马尔萨斯及沉闷的科学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提出人口增长的一般趋势的假定:除非食物供应限制,人口数量就会按照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以至于地球再也找不到足够的安身之所。
有关经济学的理论:复利和指数增长
指数增长和复利是经济学重要的分析工具,当一个变量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以固定比率增长时,指数增长就发生了(1,2,4,8,16……1024……)。
当用货币连续投资时,如果获得的是复利,就意味着过去的利息也产生了利息。能够赚取复利的货币呈几何增长。
70法则是关于复利的有用法则,是指每年以g比率增长的数量会每隔(70/g)年翻一番。
马尔萨斯还认为,由于边际效益递减原理,食物将按照算术级(1,2,3,4,5……100……)增长,这样粮食产量自然不能和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一致。
马尔萨斯的理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人们因此觉得应该让穷人尽可能的不舒适低福利,以减少生育。
时至今日,马尔萨斯的理论仍然会在“世界末日论”中出现。
马尔萨斯预言的缺陷
在对边际收益递减的考察中,他从未预料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奇迹,也没有认识到计划生育和新技术让家庭有降低出生率的能力。事实上,在1870年之后,当生活水平和实际工资快速增长时,西方大部分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却下降了。
在马尔萨斯以后的一个世纪里,技术变革进行的如此之快,大大扩展了生产可能性边界,从而使今天的工资有了巨大的提高。不过,其理论中的正确部分对于理解现在人口和食物不平衡的贫困国家的人口增长趋势仍然有重要作用。
201 越富越健康
从历史记录中可以发现,污染程度随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倒U型”。曲线上升阶段是城市化结果,随着收入增加,治理污染力度加大,重工业逐渐被服务业所取代,污染从而减少。
研究表明,人类健康水平和人均收入和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如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和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环境问题。有证据表明,大多数国家获得良好环境的最好方式就是脱贫致富。
B 自然资源经济学
202 资源种类
土地,水和大气组合生产出了许多有用的商品和服务。
可分拨资源和不可分拨资源
当厂商和消费者能够获得商品的全部经济价值时,就是可分拨的资源,如土地,矿产,森林;当资源或收益不能完全归属于其主人时,就是不可分拨的资源,如可繁殖的雌性金枪鱼。
或者说,不可分拨的资源具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可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况)
基本结论:当资源是不可分拨,具有外部性时,市场就不能提供正确的信号。一般说来,对于外部不经济的产品,市场会生产过度;而对于外部经济的产品,市场又会生产不足。
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供给量基本固定,或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矿物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其效用可以被有规律的补充,只要管理得当,就可以得到无穷无尽的补充,如太阳能,耕地,河水。
高效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着眼点在于数量有限的资源的使用时间安排上;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明智的做法是保证能够不断得到这种资源的效用。
资源类别参见P356表18-1
可分拨自然资源的分配
经济学家认为,矿物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是有限的但不是必需的,所谓必需的是指像氧气那样没有替代品的资源。当一种能源快耗尽时,可以寻找价格高一些的相应替代品。
另一方面,环境论者认为,应把能源和其他一些自然资源(如,原始森林)都是特殊种类的资产,应当加以保护;经济学家仅把自然资源视为一种特殊种类的生产性资产,和环境论者同样认为应给下一代留下充足的存量资产,但经济学家更注重资本的生产能力而不是它的确定形式。
自然资本和其他形式资本(如人力资本)的替代关系可用生产无差异曲线来说明。(P357图18-3)现在节约自然资源,为将来预留更多的能源加上较少的人力资本,或者较少的能源和高教育水准的组合,都可以得到相同产出。等产量曲线与纵轴的交点说明,依靠高度发达的科技,人们可以找到替代现有石油天然气等的新能源。
资源价格趋势
1973年的中东战乱使得石油等在一定时期内急剧上升,但30年后并没有升至预测的高位。令人惊奇的是,大多数自然资源在长期内都是下降而不是上升,生产率的提高和新的发明带来的降价效应抵消了消耗带来的涨价效应,从而相对于劳动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自然资源产业的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农业重要性的下降。
资源之赌
1980年,经济学家富足学派的主要倡导者朱利安•西蒙相信技术可以找到任何资源的替代物,与环境悲观论者保罗•埃利希打赌,认定5种金属在十年后价格一定下降,保罗则认为一定上升。
胜利者当然是西蒙。
C 环境经济学
政治上对于环境问题有很深的分歧:国家不重视时灾难随时降临;现代化技术可以轻松解决环境问题,而且环境问题在战争,瘟疫,毒品和贫穷等挑战面前并不特别重要。
203外部性
外部性是一种向他人施加那人并不情愿的成本或效益的行为,其影响无法完全体现在价格和市场交易之上。
外部性有负的或有害的,与正的或有益的之分。有些外部性具有普遍性,有些则只能涉及到很少的人。
公共品和私人品
公共品是一种向所有人或者一个人提供时成本都一样的物品。典型例子是国防,疫苗,公共音乐会等。
公共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私人品恰恰相反,是那些可以分割,可以供不同人消费,并且对他人没有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的物品。公共品的有效提供通常需要政府行为,而私人品则可由市场进行有效的分配。
全球公共品
也许是最棘手的市场不灵,全球公共品指的是其影响不可分割的蔓延到整个地球的一种外部性。重要的例子包括:减缓全球变暖,防止臭氧消耗,新产品的发现等。全球公共品缺乏有效的市场或政治机制进行有效地配置,市场不灵是因为个人没有适当的积极性进行生产,各个国家又无法独享全球公共投资的收益。
任何国家或个人的投资的边际成本都会远远低于全球居民的边际收益,所以市场参与者和单一国家都没有适当的积极性去寻找有效率的结果。
204外部性造成的市场无效率
亚伯兰罕•林肯说过,政府应当“为人们做那些他们想做,但仅凭个人力量又根本无法做到或做好的事情”如,控制污染。
对无效率的分析
一个排出有毒烟雾的化工厂,环境损害的主要影响还是外部性的,影响的是整个地区的植被,建筑和居民健康。
作为一家健全的以最大利润为目标的工厂必须决定其排放多少污染物——完全置之不理会使自身遭殃,完全净化则需要付出沉重代价。
工厂会选择一个均衡水平减少污染。在该水平,电厂从多净化一单位污染中获得的效益(私人的边际效益)正好等于多减少以单位污染所增加的成本(净化的边际成本),
在检测整个社会的总量时,控制污染的社会边际效益(增进健康和增加邻近地区资产价值)是私人边际收益的十倍。
也就是说:在没有管制的地方,厂商会采取使净化污染的私人边际收益等于其私人边际成本的办法来决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污染水平。当污染外溢的影响很严重时,私人均衡水平势必缺乏效率,从而导致很高的污染程度和很低的净化水平。
符合社会效率要求的污染
通常而言,经济学家通过平衡社会成本和收益的办法来确定符合社会效率标准的污染水平。效率是指控污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有效的污染水平由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确定,也即效率水平由一种行为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的均衡来决定。
这种分析说明了为什么“无风险”或“零排放”政策通常是很浪费的:减少最后几克污染物的成本极高,而收益却很低。
总之:没有管制的市场经济会产生私人均衡水平上的污染,效率要求社会总体均衡水平上的污染水平。
对危害的估价
制定环境政策的一个主要困难是,对污染控制和其他政策的价值的估计,尤其是影响非市场性情况时(如濒危物种的保护)。
最可靠的价值计算办法是,先确定对各方面的影响,再将每一方面影响的价值相加。
几乎没有人会怀疑未受污染的环境有很高的价值这一命题,但计量环境的真实价值,尤其是非市场部分的价值确实是一个难题。
污染的图形分析(参见P362图18-6)
205 矫正外部性问题的政策
最常见的办法是政府的反污染计划,通过直接控制或经济激励来引导厂商矫正外部性,更细致的办法是明确并加强产权管理,以促成私人部门之间通过协商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政府计划
直接控制
污染和其他影响健康和安全的外部效应,政府均进行社会管制(见第十七章)。在命令-控制型管制下,如果标准被合理确定,管制者给出详细规定,工厂按规定执行即可达到有效率水平。
然而,社会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均衡很难确定。而且,标准天生就是笨拙的,命令-控制型管制不顾大小企业的差异进行“一刀切”,低成本的厂商得不到激励减少污染。
市场办法:排放费
排放费:要求厂商为他们的污染支付等于外部危害的税款,将外部效应内部化。厂商的排污边际成本等于原有成本加上排放费,精确计算的排放费可以将厂商引导至效率水平。
另一种替代办法是运用直接控制法,简单的规定厂商控污数量,对每吨污染物收取排放费,从而增加厂商控污的边际收益。
市场办法: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
排放许可证由政府确定污染水平,并将排放额度适当在厂商间分配,不再收取固定的每吨排放费,允许厂商自行选择排放水平。许可证的价格由许可证的供需决定,数额上等于排放费。
与排放费相同的是控污结果,不同的是政府向厂商分派许可证以获得政治支持。
经济创新:污染许可证交易
排放费由于不满足所有排放都有相同边际成本这个条件,使得所有的计划都是无效率。
许可证可以自由交易,控污成本较低的会出售其许可证,控污成本较高的则会购买。
这一制度的运行给了厂商足够的创新激励去减少污染,对于力主通过市场手段制定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家是一个有力的论据。
私人方式
一个普遍的假设是政府的干预在克服污染或其他外部性导致的市场不灵问题时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产权的修正有时也可以得到有效率的结果。
依据责任规则,建立一个恰当的责任体系之后,外部性问题的制造者有责任向受害人进行赔偿,从而将外部性内部化。但它有着诉讼成本高昂,产权不明晰或很多时难以追索的缺点。
也可以依赖明确的产权体系,和不同利益集团的谈判,
只要产权清晰,交易成本较低,尤其是当只有几个利益相关方时,健全的责任规则或谈判有时也能保证存在外部性的时候得到有效率的结果。
206 气候变化:减缓抑或不减缓
公共品引起的问题中最早就包括了温室效应。当日积月累的排放控制在未来减轻了气候灾难的负面影响时,今天选用较高能源成本,较低的生活水平和较差的生活质量才得到了收益。
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人提议对含碳较高的能源征收碳税。(参见P366图18-8)
全球公共品与《京都议定书》
国家间解决全球公共品的方法是签订国际协议,从无效率的不合作结果转到有效率的合作解决
经济学家的详尽分析指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成本高昂;由于排除了像中国这样能源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协议而言,成本提高2-4倍;美国由于经济发展和能源价格下降,将承担协议带来的大部分成本。
“争吵和污染”,还是“推理和计算”
个人很容易对人类理解和控制自然环境的能力产生乐观或悲观的看法,同时,我们确实正在驶向一片未知的海域,以一种无可挽回的方式改变资源同时消耗资源。
一方面是争吵和污染的行为,一方面是探索和计算的能力,对于这两者的竞争,很多经济学家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