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需要agent
如果希望答疑机器人能具备这样一种功能:只需说出“帮我请明天的假”,机器人便能自动提交请假申请单。那么就需要让大模型理解用户的意图,并且可以调用相应的API来实现。通过任务分解和自动化执行,就可以高效的完成复杂的动作,即智能体(Agent)。
2. 如何构建agent
构建一个agent的步骤:
-
明确目标
-
定义工具函数
-
将工具函数集成到agent
-
尝试对话
智能体的工作原理核心模块:
-
工具模块
工具模块负责定义和管理智能体能够使用的各种工具。包括工具的描述、参数以及功能特性。这一模块确保智能体能够理解并有效使用这些工具来完成任务。
-
记忆模块
记忆模块可以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用于存储持久的信息和经验,帮助智能体进行模式学习、知识积累和个性化服务。
短期记忆则用于临时存储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以支持智能体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实时调整决策。
-
计划能力
计划能力模块负责任务的规划。通过智能体的决策能力,这部分帮助智能体分解复杂任务,制定具体的行动步骤和策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
行动能力
行动能力与工具模块紧密配合,确保智能体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并通过容器执行相应的操作。行动能力是智能体实现任务的核心,确保其能够根据既定计划和决策,有效地实施各项任务。
3. 大模型意图识别
待补充
4. 多智能体Multi-Agent
多智能体系统通过将任务拆解成多个子任务,并由不同的智能体分别处理这些任务,从而克服了单一智能体无法同时完成多个操作的局限性。每个智能体专注于一个特定任务,像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各司其职,最终协作完成整个任务。
4.1. 如何设计实现多智能体
Multi-Agent系统有多种设计思路,本教程将介绍一个由Planner Agent、若干个负责执行工具函数的Agent,以及一个Summary Agent组成的Multi-Agent系统。
- Planner Agent规划智能体: 根据用户的输入内容,选择要将任务分发给哪个Agent或Agent组合完成任务。
- 执行工具函数的Agent智能体: 根据Planner Agent分发的任务,执行属于自己的工具函数。
- Summary Agent总结智能体: 根据用户的输入,以及执行工具函数的Agent的输出,生成总结并返回给用户。
5. 多智能体编排
在自主构建一个Multi-Agent系统时,虽然能够提供高度的灵活性,但也伴随着一定的工作量和复杂性。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快速实现复杂业务逻辑更为重要。因此可以使用智能体流程编排工具,例如:Dify,百炼智能体应用。
参考:
赞赏一下